第394章 脱贫致富任重道远_孤非良臣
奥阅小说网 > 孤非良臣 > 第394章 脱贫致富任重道远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94章 脱贫致富任重道远

  “迁居这事,下官们都有此心,也曾上折朝廷提过此事,只是朝廷的意思与去年下官和大人商议的意思一样,边境不能没人。”张郃叹息:“这事的阻力不小。”

  宋沅想了想:“朝廷的考虑不错,但如今情况不同,西北本就人烟稀少,每一个人都很值钱,一旦战火蔓延被匈奴杀害或者掳走,对大魏来说都是一笔损失,我们先前的思量是基于两方相安无事的基础上,现在局势变了,想法也得变一变。”

  “可是朝廷.”

  “再上折说说吧,阐明利害,朝臣们会思量的,若实在说不通,那就按照自己的意思行事,你是酒泉郡丞,还能让一群连西北都没来过的人指手画脚不成?他们在的远,根本不了解实际情况,说白了就是纸上谈兵,具体如何做才更有利,还得我们这些身处其中的人才能判断。”宋沅说完就走开了。

  张郃一阵思量,然后才紧跟了上去。

  在酒泉巡视了一遍,宋沅便要继续启程往西海郡去,尚未离开的安舟时不与她同行,他要留下来瞧瞧酒泉今年的收成如何,好及时调整自己的法子,宋沅也答应了。

  不管安舟时在哪,他都很尽心竭力,这样的办事态度让人放心,不过为了以防万一,宋沅特意留了两个侍卫给他,好保证他的安全,并且再三嘱咐张郃,千万要照顾好安舟时。

  做好安排后,宋沅便出发了,西海的情况比去年更差,因着宋泠在朝中被弹劾,廷尉府又来了几次彻查,上至郡丞下至县丞按律下狱了十几人,整个郡的衙门都接近瘫痪,朝廷安排的候补官员又迟迟不到,暂时接替的官员怕担责任,干脆什么都不干,因此本就薄弱的农耕更是崩溃的不成样子。

  站在荒凄凄的山坡上,瞧着眼前被枯黄杂草占据的荒原,宋沅实在不敢相信这里去年还是农田,随行的官员战战兢兢,跟在身边一句话都不敢说。

  “身为官员却没有担责的勇气,那朝廷要你们有用?”宋沅蹲下来,抓了一把地上的沙土:“浑浑噩噩尸位素餐就是懒政,朝廷远在千里之外,万事都要朝廷安排,那你们的作用是什么?拉磨的驴都知道自己转两圈呢。”

  几个官员一言不发,他们信奉一句话,不求有功但求无过,万事太过积极,谁能保证上头的屠刀不会挥到自己脖颈上?

  “按照这样的情况,西海今年颗粒无收,百姓怎么办?全指望朝廷救济不成?”宋沅冷眼横向他们,可惜她没有生杀大权,不然必要将这几头懒驴就地宰了。

  其中一个官员这才慢吞吞的吭声:“大人,今年日子难过,百姓得知其他地方修建的水利,能走的都偷偷跑了,整个西海郡如今也没多少人,否则,田地也不至于荒废了。”

  “跑了?”宋沅叫起来,看官员满脸无所谓,更是气不打一处来:“将百姓逼得逃难至别处,你们罪责不轻,不思反省,还妄图淡化此事?”

  几个官员又不说话了,他们本就是衙门里的小虾米,往日都是上头的大人交代做什么就做什么,猛然把他们提上高位,他们也一筹莫展,根本不知道要做什么。

  像百姓举家离开西海郡这样的事,他们唯一能想到的法子就是派人阻拦下狱,可架不住西海郡地广人稀,根本拦不住多少,出逃的人一多,他们也就懒得管了。

  至于治罪,他们也认了,大不了撸了官职恢复白身,回家种田读书去。

  看他们一脸无所谓的样子,宋沅更是来气,若非她教养足够好,必定要好好大骂一顿才能解气。

  回到衙门,宋沅黑着脸落座,其他人都站着不敢随意动作,满屋寂静,都等着她先说话。

  “朝廷安排的候补官员迟迟不来,不能空等着,西海如今的情况若是再不着手挽救只会更坏。”她说完,冷冷看了那几个不成器的东西一眼,将目光落在跟随自己而来的官吏身上:“你们暂且接替衙门中几个要紧的职位,等候补的官员到了再行移交。”

  “是。”跟随而来的官吏没有推辞,他们本就是各个郡衙提拔到刺史府的,对这些差事手到擒来。

  宋沅的脸色这才稍稍和缓:“如今先解决两个问题,秋收在即,西海郡的收成必然很差,要想稳住百姓就得有粮食,盘点西海郡库房总共有多少粮食,想办法坚持到秋收之后,等秋收了,才有多余的粮食调过来。

  另外,张贴告示,安抚民心,百姓出逃源自官员下狱边关又起战事,这种时候务必告知百姓西海已经有人做主,凡有申诉皆可到郡衙告状鸣冤,切记要彻查后还以公正,不可拖沓敷衍。”

  “是。”他们立刻就去了,原本的几个西海官员见状,磨磨蹭蹭的跟着去帮忙。

  宋沅也不敢闲着,转头看向卫晏:“你带人去仔细瞧瞧,我是不相信他们只吩咐人阻拦百姓,必定还用了其他手段,不然不至于闹得人心惶惶,打听清楚他们都做了什么蠢事。”

  “好。”卫晏也忙带着人出去。

  宋沅想了想,提笔写折子,她得把西海郡的情况告知京兆一声,顺带催促京兆那边赶紧把候补官员和粮食送过来,另外,这些渎职的官员该换就换,放一批不知道自己动脑子的官员在边境,还不如在衙门养几只通人性的狗来的有用呢。

  安抚民心的告示很快就贴出去了,有识字的官吏当街诵读通晓百姓,库房里的粮食也清点了出来,虽然不多,但情况紧急也只能先行设置粥棚救民,衙门有所作为,又得知刺史大人就在郡衙,很快就有胆大的百姓上门鸣冤。

  断案不是宋沅的强项,但此行有负责司法的官吏随行,她到不至于抓瞎,实在有牵涉过多的案子,她才会出面为百姓主持公道。

  在西海郡耽搁了小半个月,百姓出逃的局面暂时稳住,但是粮食一日日不够,距离最近的张掖也没有余粮可以调过来,宋沅难免又愁了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aoyue9.com。奥阅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aoyue9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